导航:首页 > > 正文

三十年,青年站上两岸交流的潮头

来源:365bet开户网站    2017-12-26 15:44:24

???? 1987年,一群想回家、想妈妈的老兵,催泪敲开了两岸隔绝的墙。2017年,两岸交流走过三十年,思乡不能回的悲情已淡去,老兵们的故事逐渐退居幕后,“融合”成为两岸交流的主题词,渴求相互了解、企盼自身发展的青年,正成为两岸交流中备受瞩目的群体。

????两岸交流从不缺少青年人的身影。1987年,台湾《自立晚报》青年记者李永得、徐璐成为两岸隔绝以来首次到大陆采访的台湾记者,走出了两岸新闻交流的第一步。同一时期,台湾学子开始走进福建高校的大门。2010年,台当局限制性开放陆生赴台,台湾高校迎来了新鲜血液。各种研习、实习、双创活动渐次开展,越来越多的台湾青年来到大陆旅游、参访、求学、工作。台湾“中华两岸事务交流协会”秘书长练卜鸣认为,两岸青年交流从无到有,从小到大,渐成规模,为两岸年轻一辈提供了交流与学习的平台,也创造机会让台湾青年更多、更深地了解大陆发展现状。

以“深化两岸交流,共享发展机遇”为主题的“两岸交流30年”台湾高校社团干部体验营,让来自台湾世新大学、铭传大学等10所台湾院校的20余位社团骨干通过实地走访和互动交流,亲身体验和感受两岸交流30年来大陆经济社会发展成果,寻求未来发展机会。

????2017年,台海局势复杂严峻,因民进党当局始终不愿承认“九二共识”,两岸制度化协商沟通机制依旧中断,两岸关系也依旧陷于“冷”状态。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年初的对台工作会议即指出要“不断扩大两岸基层民众和青年的参与度和获益面”。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石勇认为,深入推进两岸青年交流,是为了促进台湾青年对大陆形成客观认知。要为两岸青年创造更多接触交流机会,鼓励他们深入彼此生活中,体验两岸真实的文化、社会风貌,找寻两岸共有的文化、生活痕迹,逐渐扩大认知交集。

????在如火如荼的交流活动中,许多台湾青年接触到了一个“不来不知道,一来真奇妙”的大陆。创业故事被纳入图书《两岸家园——二十二个台湾人》的青年台商任聿旬说,在大陆工作,感觉每天都是新的一天,每天都有新机遇新发展,生机勃勃。参加了第三届珠台高校“两岸一家亲”交流营的台湾云林科技大学学生黄心柏说,不少台湾青年仅仅通过网络和媒体认识大陆,难免有些误解,“只有真正来到大陆,亲眼看到、亲身体验到,和大陆年轻人做了好朋友,才会发现大陆和你想象中的不一样”。就读于清华大学的台籍博士生罗鼎均认为,台湾众多青年已经把大陆当作人生发展的起点,因为在台湾看不到的前景在大陆却可以看到。

台湾高校社团干部体验营与台商代表交流在大陆创业经历。

????2017年,是中国宋庆龄基金会举办两岸青年交流活动的第二十年。1997年到2017年,从最初的探访人文自然景观,到走进社区民宿进行深度接触,再到走进高科技园区、文创基地,参加交流的两岸青年学生达7000余人次,两岸各地参与高校超过40所。7月24日举办的“二十年再相聚”——两岸青年大联欢活动上,5年前通过活动相识的台湾青年董柏廷和北京青年莫高泉欣然合影,身份已变但情谊不变。

????2017年,民革中央举办了第六届台湾青年大陆暑期实习活动,提供的70个实习岗位收到800多名台湾学生报名。六年来,实习岗位由每年20个扩大为70个,其中86%可转化为就业岗位;实习企业由4家扩展为26家;共有252位台湾优秀青年到大陆企业实习,其中已有24位实现了就业梦想,还有十多位有意留在北京就业。

????2017年,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启动了第二次“银鹰计划”。两年“银鹰计划”共招收了643名台湾学生,在北京、上海、江苏、福建、广东、厦门、深圳7个省市各家银行的公司、零售、同业、投行、电子银行、国际业务等部门进行为期三周的体验式实习。今年的暑期实习刚刚结束,台湾学子们已经纷纷计划起了到大陆读研、当交换生、就业等与大陆的再一次亲密接触。

????台湾地区2017年的民调显示,在20至29岁的台湾年轻人中,有59.5%的受访者表示想去大陆工作、求学或投资;近5年到过大陆的人,有65.6%认为未来势必走向统一。正如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两岸关系研究所所长张宝蓉教授所言,青年交流可以说是两岸交流30年的一个缩影或具体体现,青年群体正逐渐成为两岸交流的生力军,成为推动两岸交流发展的显性动力。

标签:两岸交流 三十年 青年
[编辑:吴勇 责任编辑:陶宁薇]

相关报道